172025-04
4 月 15 日上午,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携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粒子治疗专业委员会,举办“健康有约·专家面对面”科普讲座活动。届时,三位资深临床医护专家将聚焦鼻咽癌、乳腺癌的预防、症状、治疗方式以及质子治疗患者的护理管理等主题,深入科普肿瘤防治知识,帮助公众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
172025-04
三月初的一个早上,晨光微曦,寒意未消。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的影像检查等候区,林女士(化名)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焦虑又忐忑。她怀中的宝宝刚满两个月,出生即被诊断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并疑似肝转移。宝宝需要进行影像诊断,明确肝脏病变性质,以便于后续的手术等治疗。
172025-04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副院长傅深教授自 2023 年始,担任广州市卫健委“基于质子前沿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质控与转化研究体系的建立”示范基地项目的首席负责人。结合在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工作多年拥有的丰富临床经验,针对患者罕见双原发癌合并长期糖尿病的复杂病情,傅深教授与医院国际知名资深物理师李左峰教授,物理副主任郑沅水团队密切协作,就质子照射剂量、角度、范围、照射运动管理技术的选择(治疗中患者可能因咳嗽、呼吸、吞咽等影响照射的准确性)等关键环节入手,为患者制定了质子个性化治疗计划及精准实施方案。
072025-04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这一“癌症第一杀手”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肺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约有 60-70% 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疗,但传统光子放疗可能损伤周围健康组织,导致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副作用。近年来,质子治疗作为一种尖端放疗技术,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系统是广东首家投入
312025-03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高,占全球病例数的 47%,其中又以广东地区的发病率最高,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瘤”。由于鼻咽癌的生长部位毗邻颅底,周围重要器官较多不易手术,但其对放射线治疗敏感,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192022-07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致力于打造医疗技术高地和医疗人文高地,严格按照国际诊疗规范,为肿瘤患者提供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成为患者信任的抗癌伙伴。
292019-04
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人类哺乳的开始,应该是与美好关联。但是乳房这件小事,总会给许多女性带来莫名的压力,也许与近几年的信息渠道的蓬勃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女性朋友们,总能很容易地“获得”一些“知识”。而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正常女性朋友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的。我们专科门诊的时候,总有许多人对这“知识”的一知半解,而使得我们门诊的宣教工作显得尤其“费劲”。
232019-04
4 月 13 日上午,2019 现代肿瘤粒子治疗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在广州拉开帷幕,研讨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主办,精确放疗技术分会粒子束放射治疗技术学组承办,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协办。作为会议的预热和亮点,主办方安排与会近 200 名专家、学者及业内同道前往中新广州知识城实地参观了在建的质子治疗项目。
202019-04
第 25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 21 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携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特登此文以助大众。
172019-04
第25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 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携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特登此文以助大众。
122019-04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Guangzhou Concord Cancer Center, 以下简称 GCCC)致力于打造医疗技术高地和医学人文高地。2019 年 GCCC 携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创立了“广州泰和医学人文研究教育基金”。
基金得到医学人文研究者的广泛支持和关注,共收到了 106 份国内外医学人文研究团队的申报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医疗机构。经过 5 位评审专家的多轮评选,最终对 20 个课题进行立项资助,具体名
012019-04
由中国医院协会(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主办的 “2019中国医院院长论坛” 于 3 月 29-30 日在珠海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 2000 多人。除了主论坛,大会还设立了 6 个分论坛,并首次设立了 “中国医院临床研究能力建设” 的分论坛。
192019-03
基金简介
"广州泰和医学人文研究教育基金”是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与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联合倡导成立的科学研究基金,旨在推动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发展临床医学人文,和谐医患关系,改善人民健康。此基金鼓励深入的、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有详尽资料为依据的医学人文研究,资助具有学术潜力的全国各大高校在校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和青年教职工开展医学人文相关的田野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