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治疗中心患者版学术版En
导航

肿瘤质子放疗_乳腺导管瘤治疗_广州肿瘤医院

"三重罕见"双原发癌如何破解?质子治疗精准狙击,患者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5-04-17点击率:

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陈先生(化名),本应在花甲之年安享成功的喜悦,不料却突遭命运的重击:他被确诊同时罹患喉癌和食道癌两种原发性恶性肿瘤。


单独的喉癌或食道癌已是较为凶险,预后不佳的肿瘤,而陈先生的病例更叠加了多重医学罕见性——根据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肿瘤诊治专家共识(2024 版)【1】, 国人双原发癌发病率仅为 0.6-2.67% ,而陈先生竟同时遭遇"三重罕见"的打击:



时机罕见:就诊时即诊断为同时性双原发癌(仅占双原发癌的 20%);

系统跨界:横跨呼吸道(喉)与消化道(食道)两大独立系统;

病灶多发:食道内存在多中心癌灶。


病情如此罕见,该如何治疗?多数肿瘤患者将手术视为首选方案,陈先生亦然。但在与外科团队围绕手术根治性、切除范围与并发症风险的权衡,以及术后发音、吞咽等核心功能保留的多维度评估后,陈先生及家人综合考虑后决定选择放疗。

传统光子放疗作为手术替代或补充的局部治疗手段,已有 100 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疗效确切,但其治疗伴随的放射性毒副作用仍不容忽视。以胸部肿瘤治疗为例,传统放疗常会带来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脏损伤等。陈先生及其家属经多方了解,并获悉质子放疗凭借其独特的生物物理特性,可提高治疗疗效、同时毒副作用更小,是当下国际前沿的抗癌技术,最终选择跨越千里赴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中心寻求傅深教授的帮助。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副院长傅深教授自 2023 年始,担任广州市卫健委“基于质子前沿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质控与转化研究体系的建立”示范基地项目的首席负责人。结合在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工作多年拥有的丰富临床经验,针对患者罕见双原发癌合并长期糖尿病的复杂病情,傅深教授与医院国际知名资深物理师李左峰教授,物理副主任郑沅水团队密切协作,就质子照射剂量、角度、范围、照射运动管理技术的选择(治疗中患者可能因咳嗽、呼吸、吞咽等影响照射的准确性)等关键环节入手,为患者制定了质子个性化治疗计划及精准实施方案。

在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患者最终顺利完成治疗并达到 “微创,有效”的预期效果。治疗后随访期间,傅深教授亦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为患者答疑解惑,并给予细致的康复指导。“我们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切实举措,患者出院后,团队会持续跟进随访咨询,在他们的康复之路上持续护航,以行动诠释医疗温度。”傅深教授说道。

质子治疗是利用高能质子束在介质中呈现能量传递过程的“布拉格峰”这一物理特性来治疗肿瘤的技术。质子束的“布拉格峰”在保证肿瘤受照剂量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尤其是肿瘤后方的正常细胞受照剂量几乎为零,“定向狙击”的方式能实现对肿瘤部位的“精准爆破”。

这种精准的照射方式,使得质子治疗在治疗食管癌时,能够显著减少对肺、心脏、脊髓等重要器官的损伤,降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权威学术著作中,系统论证了质子治疗的临床优势。譬如,在傅深教授担任副主编、医院多位临床专家共同编撰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粒子治疗》【2】,以及主译的《质子治疗:适应证、技术与疗效》【3】提及,相较与传统放疗治疗食管癌,质子放疗可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减少约 41%,胃肠道并发症降幅达 36% 等。

▲2025 年 4 月,傅深教授作为《基于质子前沿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质控与转化研究体系的建立》项目的首席负责人,在广州市卫健委汇报项目进展。


参考文献:

1.指南与共识|多原发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10):1261-1276.

2.《质子治疗:适应证、技术与疗效》,202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34158-5.

3.《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粒子治疗》,2023年天津传媒出版社,ISBN# 978-7-5742-0908-4.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APP
APP
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问一问
问一问
400-830-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