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 10 月是一个特别的月份,它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每到此时,作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标志的“粉红丝带”都要呼吁全球女性对乳腺癌做到“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一、中国乳腺癌现状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的年发病人数为 30.4 万,且城市人口占 2/3,这意味着每一天,都有 822 人被诊断为乳腺癌。[1]
1. 我国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高达 31.54/10 万,这意味着,每年,每 10 万人中就有 31.54 位女性被新诊断为乳腺癌;[1]
2. 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显示我国女性在 20 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并于 55-60 岁左右到达高峰 ;[2]
3. 城市发病人数几乎是农村发病人数的两倍,这可能与城市地区女性肥胖率增加、体育运动减少有关。[2]
二、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到目前为止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已发现诸多与之有关的高危因素:增加或延长体内雌激素的暴露与乳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生育年龄晚、哺乳时间短、停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等。此外,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等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我们将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AICR) 发布的第三版癌症预防报告和大家分享如何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3]
I.控制体重及酒精摄入
Ⅱ.每周一定强度的锻炼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
Ⅲ. 母乳喂养可以保护母亲
三、如何及早发现乳腺癌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但也很难完全避免乳腺癌的发生。所以我们除了预防之外,还需要做好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数据显示,美国早期乳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已达 98%。[4]
※5 年生存率是当诊断为癌症后,存活 5 年以上的患者比例。例如 5 年生存率为 98%,也就是当有 100 名患者诊断为癌症后,约有 98 名患者可以存活 5 年以上。
I. 什么是筛查?
所谓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就是无症状者主动到医院检查,确认是否罹患癌前病变或肿瘤。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两种: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机会性筛查是一般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检查。我国建议一般人群 40 岁开始,高危者 20 岁可开始。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检查,国际上推荐 40-50 岁,我国暂时未推荐年龄。
Ⅱ. 不同人群的筛查方法 [5]
注:因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 40-54 岁,因此《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9年版) 》建议一般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 40 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 40 岁以前。
目前,国内一些调研结果显示,把 X 线检查(乳腺钼靶)和超声结合在一起,更适合中国女性的乳腺特征,能够提高肿瘤的检出比例,降低普查费用。在此,我们建议国内女性不仅要自查,要做 X 线,更要定期做超声检查。[6]
有下述情况者即被认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1) 至少2位一级或二级女性亲属曾患乳腺癌
2) 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有已知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3)至少1位符合下述1个条件的乳腺癌一级亲属:
a) 发病年龄≤45岁
b) 发病年龄在45~50岁,同时至少1个一级亲属患有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
c) 患有2个原发性乳腺癌,同时首次发病年龄≤50岁
d) 发病年龄不限,同时至少2个一级亲属患有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
e) 男性乳腺癌
4) 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
5) 一级亲属中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遗传性乳腺及卵巢综合征、Cowden综合征、Li-Fraumeni综合征、Peutz-Jeghers 综合征和林奇综合征等)
6)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的患者
7) 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注:一级亲属:父母、亲兄妹;
二级亲属: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级亲属:表兄妹、堂兄妹;
目前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还很难做到,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二级预防最为重要。从乳腺癌的患者早期发现的治疗情况来看,除个别乳腺癌外,大多数类型的乳腺癌早期发现后,其预后都是非常理想的。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乳腺癌不是女性的专利病,男性也需要提高防病意识,如若出现乳腺局部的相关病变,可千万不能因为害羞而拖延就医。
审阅专家:肿瘤外科 李念医师
文 丨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
组稿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
参考资料:
1. 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 2019,41(1) : 19-28
2. 2014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分析,中华肿瘤杂志, 2018,40(3) : 166-171
3.http://www.aicr.org/cancer-research/dietandcancerreport/
4. SEER 182009-2015, All Races, Females by SEER Summary Stage 2000
5.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9年版)
6.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