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综合治疗是鼻咽癌根治性治疗的有效手段。放疗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鼻咽癌放疗时照射体积大、剂量高,鼻咽周边正常组织器官多,放疗所致并发症较多。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减少放疗所致的急性放疗反应,及时、正确的处理放疗后的反应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介绍鼻咽癌的放疗急性反应及防治措施。
1. 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
1)红斑反应:当放疗至第2周即20Gy左右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可出现皮肤发红即所谓红斑现象。继续放疗至第3~4周即30-40Gy时,红斑现象更加明显,并有局部灼热感,常伴有局部黑素沉着现象。
2)干性脱皮:放疗至第3~4周即30-40Gy时,皮肤可见脱毛及不完全的表皮剥落如糠屑样脱皮现象,常诉皮肤干燥、瘙痒不适。
3)湿性脱皮:当照射剂量进一步增加时(常超过40Gy),红斑反应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水泡现象,皮肤出现明显的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4)皮肤溃疡:一般罕有发生。
皮肤急性放射反应的处理:保持照射区皮肤的清洁、干燥;勿用肥皂水擦洗或使用刺激性药物涂抹;避免物理性刺激,如不剃毛、不穿粗糙或硬高领衣服。皮肤瘙痒时不应抓搔,以免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局部可用冰片滑石粉撒抹;出现湿性脱皮反应时应暂停放疗,暴露伤口。
2. 粘膜的急性放疗反应
1)口腔及咽粘膜的急性放疗反应
开始放疗后第一周,虽无咽痛,但可有味觉的变化。当剂量达20-30Gy时,轻度口干、咽痛,味觉的变化较前明显,可观察到硬腭、软腭尤其是悬雍垂的粘膜充血、水肿。当照射至40-50Gy时,患者的口咽干燥感及疼痛明显加重并影响进食。此时的粘膜充血反应呈斑点状或小片状。粘膜炎反应在放疗后期(>60Gy)尤为显著,有明显的粘膜充血、水肿乃至粘膜上皮剥落,裸露区由白细胞、纤维蛋白和其他渗出物形成一种白色至黄色的假膜。放疗结束时,粘膜内皮开始修复,大约2-3周后假膜消失,1-2个月内口咽粘膜反应基本恢复。
处理: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喷喉以减轻疼痛,可用益我妙等药物促进粘膜修复。
2)鼻腔及副鼻窦粘膜的急性放疗反应
放疗后,鼻腔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增加,粘膜充血、水肿,易导致副鼻窦开口的闭塞,纤毛细胞因脱落而减少,纤毛运动紊乱或下降,患者出现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鼻腔粘稠性分泌物增加。
处理:放疗中及放疗后坚持冲洗鼻腔,可滴鱼肝油,必要时采用麻黄碱等粘膜收缩剂。
3)唾液腺的急性放疗反应
放疗1-2次后即可出现腮腺区肿胀,患者有口干和腮腺区肿胀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若腮腺区有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外周白细胞升高时,则为继发感染,应暂停放疗,并积极抗炎治疗和加强口腔清洁。
4)中耳和内耳的急性放疗反应
放疗可导致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浆液性渗出而发生中耳积液。当中耳积液量较多时,可穿破鼓膜而出现外耳道溢液。
处理:用滴耳液滴耳,如无合并感染,放疗结束后数周可恢复,如有合并感染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