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 这种隐匿的血液系统肿瘤,易漏诊误诊
发布时间:2025-03-31点击率:
骨质疏松、骨痛、贫血、乏力、视力减退……这些看似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在它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一种不为人所熟知的血液肿瘤 —— 骨髓瘤。每年 3 月是国际“骨髓瘤关爱月”,旨在倡议医务人员、患者及相关护理人员行动起来,提升社会对骨髓瘤的认识。
骨髓瘤是血液系统中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人群,被称为“银发族血液杀手”。 骨髓瘤无法完全根治,且易复发,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非常关键。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瘤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髓外浆细胞瘤,孤立性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等。在临床上又以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最为常见。
骨髓瘤的主要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 4 个症状包括:血钙增高(C)、肾功能损害(R)、贫血(A)与骨病(B),这几大症状简称为英文“CRAB”,因此很多人也称呼这个疾病为“螃蟹”病。患者会有腰背痛、疲劳、虚弱、头晕、便秘、食欲不振等多种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隐匿,症状多样且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是隐匿的血液系统“伪装者”。临床上,大多数骨髓瘤患者初诊科室都不在血液科。部分病人疾病表现为骨痛,会就诊于骨科;一些患者出现肾损害、尿蛋白,会去肾内科就诊;如果病人以疼痛为主,有可能去疼痛科;而如果病人表现为感染或肺部感染,有可能就诊于呼吸科或感染科。这导致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骨髓瘤如何治疗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个医学上定义的不可治愈的疾病。骨髓瘤的早期治疗原则在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规范化的治疗非常重要。
在治疗上,一般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手术治疗为辅。目前骨髓瘤的治疗药物多种多样,如以硼替佐米为代表的蛋白酶抑制剂,以来那度胺为代表的的免疫调节剂,以及达雷妥尤单抗为代表的新型免疫药物等等。
此外,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骨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两种类型。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随着创新药物和疗法的不断涌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患者的预后不断改善,多数患者中位生存期已达到 6-7 年,少部分甚至可达十余年,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经过规范治疗和随访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有望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疾病。
由于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且早期症状容易与一些老年常见病混淆,因此患者很难想到这是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因此,公众应提高防癌意识,关注自身身体状况。40 岁以上的患者出现骨骼隐痛或弥漫性腰背痛、乏力、苍白、轻度体重下降,应怀疑骨髓瘤的可能,应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由于骨髓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因此没有确切的方法能够完全预防疾病的发生。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饮食、积极运动、戒烟戒酒等,虽然无法预防该病,但可带来其他的健康获益。
而对于已经确诊的骨髓瘤患者而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干净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无论是健康人或是患者,干净的环境都能减少发病几率。
2、多与医生、病友、家人、朋友交流;建立乐观心态;家人给予更多关心、支持;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咨询都有利于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3、适量运动,中老年人是骨髓瘤高发人群,运动能保持骨骼功能,并及时发现症状。但要注意运动时需要避免负载过重,防跌倒碰伤。
4、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吸烟与饮酒都是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不利因素,同样也影响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应当严格避免。
5、坚持随访体检是及时察觉骨髓瘤情况的重要措施。
审核: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平菊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