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治疗中心患者版学术版En
导航

肿瘤质子放疗_乳腺导管瘤治疗_广州肿瘤医院

质子放疗,“守护”患儿健康长大

发布时间:2025-02-26点击率:

文字所涉患者信息已做隐私保护处理


2 月初的一个早晨,4 岁小女孩圆圆 (化名) 静静地躺在治疗床上,她即将接受第一次质子放疗。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李雅兰站在圆圆身旁,专注地注视着监护仪上的数据,准备为她开启一段“人工睡眠”之旅。随着麻醉药物被缓缓推入静脉,圆圆很快闭上了眼睛,身体逐渐放松,呼吸变得平稳而均匀。

随后,放疗技师、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默契协作,为圆圆进行精准的摆位。一切就绪后,医护人员退出治疗室,质子放疗正式开始,整个过程持续约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通过专业的设备和系统,持续监测放疗剂量以及患儿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保障治疗过程安全、平稳地进行。治疗结束后,圆圆在医护人员的轻声呼唤中迅速苏醒,她揉了揉眼睛,环顾四周,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重要的治疗。

这便是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儿童质子放疗的日常一幕,它正为越来越多的患儿带来希望。

▲李雅兰主任(左一)与技师团队



每一次医疗技术的突破,都是人类智慧与仁爱的结晶。它们不仅延长了生命的长度,更提升了生命的质量,让无数患者在困境中重燃希望。





01
儿童质子放疗:在生长发育、智商保护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




许多人或许并不知晓,癌症已成为儿童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意外伤害。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和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的调查,近 10 年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20-2024 年期间,我国新增儿童肿瘤患者超 15 万,其中实体肿瘤占比约六成。

儿童肿瘤多为胚源性组织起源,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敏感性优于成人,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效果普遍较好,但其放疗后的远期不良反应也高于成人。因此,如何降低儿童治疗的急性、晚期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也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放疗技术,质子放疗已成为儿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越来越多患儿家长期盼为孩子寻求的治疗方式之一。

与传统放疗相比,质子放疗利用质子束的特殊物理特性 —— 布拉格峰,能够将能量精准地集中在肿瘤所在位置,实现对肿瘤的高效打击,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儿童的生理发育尚不健全,传统放疗可能会造成患儿肝脏、肾脏、骨骼、脊髓等重要器官的放射性损伤,带来生长发育障碍、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内分泌功能失调、二次原发肿瘤等远期不良反应”,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放疗部医生朱伶群博士进一步解释道:“因此,儿童肿瘤放疗的精度要求很高。而质子放疗通过定向定点精准爆破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正在发育的器官和组织,大大降低了儿童放疗中的副反应难题,在提高儿童生存质量、智商保护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例如,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质子放疗能够减少对脑组织和关键结构的辐射损伤,降低认知功能损害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质子放疗中,对正常器官如心脏、肺、肝脏和肠道等的辐射剂量较少,可降低放疗导致的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在一项针对 79 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研究中,37 例接受了质子放疗,42 例接受了光子放疗。研究显示:接受质子放疗的患者,在整体 IQ 及工作记忆力方面无明显变化。


上图为髓母细胞瘤对全脑全脊髓照射剂量的分布图比较,传统放疗会对身体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波及脊柱周边的脏器。而从质子治疗剂量分布图看来,脊髓周边的照射剂量几乎为零,不会造成损害。


据 2015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儿童质子治疗的共识会议显示,儿童质子放疗的适应症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肿瘤: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胶质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生殖细胞瘤、垂体瘤

  • 头颈部肿瘤:如横纹肌肉瘤、鼻咽癌、视网膜母细胞瘤、颅底肿瘤

  • 脊柱和骨盆肿瘤:如尤文肉瘤、骨肉瘤、脊索瘤、软骨肉瘤

  • 腹部和盆腔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 其他实体瘤:如软组织肉瘤淋巴瘤(某些特定部位)、视网膜母细胞瘤(尤其适用于保眼治疗)


02
精准放疗:实现疗效最大化、毒副反应最小化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精准的肿瘤定位、最优的剂量控制、实时的治疗调整、严格的质量管理.....所有环节环环相扣,方能实现精准放疗。

精准摆位是实现精准质子治疗的前提。尤其是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较低,可能导致治疗过程中的位置偏差。据原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副教授,Procure 质子中心物理主任,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放疗部物理副主任郑沅水教授(下图右一)介绍,为了确保质子治疗的精准性,每日治疗前需进行 CBCT 和 X 光图像验证,实时监测患儿肿瘤变化及调整位置偏差,从而让质子束流精准打击肿瘤靶区。

▲物理师团队以高质量的医学物理技术支持精准放疗


相较于成人,儿童仍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在放疗过程中,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更需要最大程度优化治疗方案,以保护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减少对儿童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儿童治疗过程中,体重变化、肿瘤缩小等情况较为常见,可能造成质子射程和剂量的改变,原有的治疗方案也可能不再为最优。此时,借助“自适应计划”这一动态优化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重新规划射束和优化剂量分布,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03
精准麻醉:1 分钟内迅速入睡,轻拍即醒的睡眠状态



在放疗过程中,低龄患儿往往难以像成人那样长时间保持静止,这意味着他们很难自主配合治疗,所以通常需要借助麻醉技术使其进入“睡眠”状态。

李雅兰主任拥有 30 余年的麻醉经验,深知低龄患儿麻醉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她强调麻醉必须做到精细化和精准化 —— 精细化体现在麻醉剂量的把控上,剂量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精准化则要求根据治疗所需的时间,精确给予相应时长的麻醉。

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麻醉团队为低龄儿童打造了一套成熟的麻醉方案,在放疗期间可实现“人工睡眠”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镇静状态。通过精准的药物剂量控制,患儿在 1 分钟内便能迅速入睡;在治疗过程中身体放松、舒适,对外界刺激无明显反应,同时保持呼吸平稳、心率稳定;治疗结束后,患儿也能够迅速苏醒,通常只需轻轻拍动或轻声呼唤,即可恢复意识,且无明显不适或不良反应。这种麻醉方案不仅保障了放疗的精准实施,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患儿的恐惧和不适。

“这得益于我们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通过观察患儿的机体状态、精神面貌和营养状况等,并结合其体重信息,我们能够精准判断患儿所需的麻醉剂量,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麻醉体验。”李雅兰主任总结道。



最先进的治疗从不是冰冷的机器与数据,而是科技背后对个体生命的敬畏与共情。




04
人文关怀:用耐心和爱心守护患儿及家属



在治疗过程中,孩子们也常常因为生理上的不适,或是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而感到恐惧和不安。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治疗,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往往会依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给予其贴心且细致的关怀与陪伴。

在放疗前的常规检查中,圆圆一看到护士拿出针头,便条件反射般地哭泣。放疗部护理组长蒋红花轻声安抚她:“圆圆,你是最勇敢的。护士姐姐给你一根粉红色的棒棒糖,好不好?”当圆圆接过心爱的棒棒糖时,她原本满是泪水的小脸瞬间绽放出笑容。

朱伶群博士补充道:“孩子们其实很懂事,只要耐心地跟他们讲道理,大多会听进去。比如,在治疗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向孩子们解释在做什么:‘圆圆,我们现在在摆位哦,不会痛的,你不要怕,先别动,好不好?’虽然孩子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安抚下,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好。”

当孩子艰难“打怪”时,他们的父母同样处于巨大的压力与痛苦之中,亟需被看见、被关怀。

圆圆第一次接受质子放疗时,需要褪去衣物躺在治疗床上,她瘦小的身体上还画着用于定位的线条。这一幕让她的父母感到无比揪心,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放疗技师吴立强注意到了家长的情绪,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些线条是为了精准定位,确保放射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他接着安慰道:“我知道你们很难受,也非常理解你们的痛苦,这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温柔安抚下,圆圆父母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为了让孩子们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放疗部还精心打造了乐园式的治疗环境。洗手间、观察室等区域都装饰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案;休息区则摆放了各类儿童玩具和图书。在陪伴孩子们游戏时,他们仿佛回到了无忧的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柔软的牵挂。但愿那些被疾病困扰的孩子们,能以无畏的勇气战胜病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期待,孩子们不仅能延长生命,更能提升生命质量,迈向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APP
APP
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问一问
问一问
400-830-7338